5·21国际茶日|回到原点 世界茶脊再发现 世界主要产茶区的地图密码:两个大洋的均衡
5·21国际茶日|回到原点 世界茶脊再发现 世界主要产茶区的地图密码:两个大洋的均衡
5·21国际茶日|回到原点 世界茶脊再发现 世界主要产茶区的地图密码:两个大洋的均衡,金玉梅茶叶,重庆茶叶特产,几什么茶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和第一大茶叶消费国的国民,我们习惯用立足中国所在的东亚区域和本土茶文化本位来认识茶、阐释茶。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若以世界眼光来看茶,则将看到另一幅图景。
目前,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其中,产量居前的10个产茶国是中国、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日本、阿根廷(2018年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其中,消费量最大的10个国家是中国、印度、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埃及(2018年国际茶叶委员会数据)。人均茶叶消费量最大的10个国家是土耳其、爱尔兰、英国、俄罗斯、摩洛哥、新西兰、埃及、波兰、日本、沙特阿拉伯(欧洲商情市场调研公司数据)。
观察10大产茶国的地理分布,中国、日本、越南位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西北太平洋沿岸,产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印度尼西亚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连通区域,产区主要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两个大岛的山区;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孟加拉国位于印度洋沿岸,主要产区也受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这8个产区产茶国2018年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88%以上,是全球的最核心产区,在空间上比较均衡地分布在东南半岛、马来群岛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分界线两侧,两侧的种植面积、产量差距不大,而且在印度洋水热影响所及的东非地区,近年来马拉维、乌干达、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的茶叶种植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
如果不考虑茶的原生地和文化属性,从大陆—海洋联动的角度看,世界主要产茶国地图至少揭示出:茶是以亚洲东部、东南部、南部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为主产地,同时适宜在其他大陆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地种植,主产区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洋的世界性经济作物。在世界地图的大尺度上,相关区域具有明显的连续性。
接触过海洋生物学的人士还会进一步发现:与大陆上茶叶主产区对应的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不仅是一片连续水域,也是一个海洋生物学区域。这一海洋区域的范围包括印度洋热带水域、太平洋的西部和中部以及马来群岛(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连接两洋的水域。很多生物在马达加斯加海域、印度洋北部、马来群岛海域直至日本海域之间连接分布,例如地毯海葵、黄金鲹等,而在大西洋、北冰洋或是太平洋东部美洲海域则没有。
那么,这种陆上茶产区与海洋生物学中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生物区的对应关系又是如何产生的?
在海洋物理学里,大洋暖池是个绕不过去的现象。大洋赤道周边热带海域,在太阳辐射、洋流运动、热量交换、风场运动、海陆分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表层温暖的海水会向一定区域聚集,形成大片常年热带暖水海域,表面海水温度达到28℃以上(还有研究者分别提出27.5℃和28.5℃两个标准),深度在50米至100米间。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大洋暖池(Warm Pool),又称热库或暖堆。
西太平洋暖池是其中最大的暖池。其成因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洋流系统由东向西流动,加上风场将赤道热带海水吹向西太平洋,持续的暖水供应和太阳辐射,在西太平洋造成了巨大的暖池,从亚洲东南岸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中部,表面海水温度比东太平洋高出3℃到9℃。有研究显示,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是全球赤道附近大气加热最强的地区。卫星资料显示,地球上最大的对流中心、最大降水中心(年降水量达5000毫米)、对流层绝热加热高中心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位置几乎重合。
印度洋暖池与西太平洋暖池之间有直接通道。赤道横贯中部的印度洋西、北、东三面分别被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包围,北方有高峻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显著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印度洋的洋流、风向受大陆和季节的影响极大。跨越赤道两侧的印度洋暖池在冬季为带状分布,通过印度尼西亚海洋桥西太平洋暖池连通;6-9月印度洋暖池向东北推进,暖水范围缩小,则与西太平洋暖池断开。
这种联动形成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系统。该系统包括热带西太平洋、热带印度洋,以及南海在内的东南亚各边缘海大片热带暖水海域,总面积约占热带海洋面积的26.2%,占全球海洋面积的11.7%,东西跨越150个经度,南北伸展约35个纬度。在有的文献和语境中,大洋暖池就专指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系统。海洋生物学中的印度洋—太平洋生物区系,与大洋暖池关联极大。
辽阔的海域与广袤的亚洲大陆,充分放大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的热力、气压差异和大气环流驱动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系统与青藏高原和其他亚洲地区形成浩大的水热互动,海—陆—气耦合系统年复一年把大洋暖池所蕴含的充沛热量和水分向大陆输送,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不仅送来了滋长万物的雨,也送来了激发生命的热力。
茶,需要热力的催发,需要雨露的滋润。茶树喜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0℃至30℃,温度过冷会使茶树冻伤难以存活,过高会使叶面出现灼伤嫩梢萎蔫。茶树喜湿,在缺乏水分的条件下,茶芽生长缓慢,但是水分过多,造成土壤氧气不足,也不利于茶树生长,长期积水会使根系大量死亡。茶树适宜生长地区要求年降水量在 1000~2500毫米之间。年降水量超过5000毫米的茶区,排水良好就不会影响茶树生长;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的地区,只要茶树生长期间雨量分布均匀,也可正常生长。
低纬度的太阳辐射,大洋暖池的持续供养,与茶树的生长特性,造就了世界最主要的产茶区。这里大片的山地迎风迎雨,既获得茶树生长所需的足量水热条件,又因山地坡度不惧土壤长期积水。
生物学意义上的茶,国内外主流观点认为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云南横断山区,人们发现了茶树始祖宽叶木兰的化石,成片存活的宽叶木兰向茶树演进的过渡物种——中华木兰,以及密集的古老野生茶树群。虽然有人以印度阿萨姆邦也有野生茶树分布为由,尚未认可这一主流观点,但关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人们最早利用和栽培茶树、创造了茶产品、创始了茶文化以及首先对茶进行规模化人工种植选育,并无重大争议。
对于中国南方多省有野生茶树,以及大叶种茶、中叶种茶、小叶种茶分布规律的原因,“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茶树词条提供了如下解释: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自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形发生了重大改变,形成了川滇河谷和云贵高原。特别是近100万年以来,由于河谷不断下切,高原不断上升,使绝对高差达 5000~6500米,从而使西南地区既有起伏的群山,又有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平面与垂直气候分布差异很大,以致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之中。位于热带高温、多雨、炎热地带的,逐渐形成了适应温润、强日照的性状;位于温带气候中的,逐渐形成了耐寒、耐旱、耐荫的性状;位于上述两者之间亚热带地区的,养成了喜温、喜湿的性状,从而使最初的茶树原种逐渐向两极延伸、分化,最终出现了茶树的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型的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
同时,自第四纪以来,由于我国西南的某些地区历经多次冰河期,对茶树也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云南由于受到冰河期灾害较轻,那里的大叶种茶树受影响较小,保存下来的野生大茶树也多。
世界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形成于8世纪,作者陆羽在开篇处如是表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由此推断,陆羽所知的最古老茶树位于“巴山峡川”,也就是今天位于中国西南的重庆、四川、贵州交界区域。
对茶的经济性开发利用,最早被文献记载的是巴蜀地区居民,战国末期传到黄河流域,两汉时期士大夫阶层有了饮茶习俗,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迅速传播,至唐朝已经普及。栽培产区也从两汉时期的巴蜀,魏晋时期扩展到荆楚。
到陆羽时代,唐帝国的秦岭—淮河以南,也就是中国的亚热带季风区和热带季风区,已经普遍出产茶叶并有较大产量。茶产品不但融入了国民日常生活,还向帝国控制区之外的地域输出,茶业成为带来丰厚国家税收的商品化农业经济形态。在产品和生活之上的系统文化建构,器具专用化、品饮过程仪式化或程式化、文化隐喻、文化解释,都已经发展起来。
茶产业和茶文化在唐代最终形成全国性的独立产业、文化谱系,是自然物质基础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耦合的结果。水热条件优于北方、适宜茶树栽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逐步开发的基础上,随着人口持续移入、农业设施积累、生产工具改进,在唐代已成为农耕文明的新沃土。这一区域山地、丘陵与湖泊、河流、盆地、冲积平原交汇,水热的时空组合、生物群落的组成也丰富多彩。湖积平原、河流冲积平原以及面积较大的盆地,在和平环境中迅速发展起粮食生产,因水热条件优于北方,单位面积的产出也优于北方,土地对人口基数、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承载力得以发扬,商业亦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当地人民用农耕惯性改造居住地周边的山地、丘陵,用农耕思路因地制宜培育山地作物,山地作物与平地作物均成为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资料。
吃与喝,是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在此过程中,茶作为国民饮品的功能特性凸显出来:具有独特的提神功能、保健功能和一定的成瘾性,可以通过扦插等方式迅速繁育,在人类栽培选育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力,以及与环境相关的独特性状、风味。换种说法,就是茶树对农夫非常友好,两者很快就成为利益共同体:茶树是农夫开发利用山地的好作物,农夫是茶树推广的传播者和保护者。
在推广过程中,水热条件、种植条件优越的区域,会逐渐脱颖而出,成为茶叶主产区;人口密集、销量巨大、文化繁荣的地区,则成为茶文化的主创地和输出中心。两者既可重合,也可分离。
千百年来,茶先是饮品,进而成为生活方式要素,再进而发展出专属文化,最终成为中国生活方式和中国文化的标签,并得到中国哲学体系的意义赋予、文化体系的意象升华。当茶消费、茶文化成为中国生活方式和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与经济交流中,茶文化、茶产品、茶消费和茶产业沿着区域内的大陆—海洋秩序,实现了在内陆游牧区和东亚东南亚等太平洋西北部区域的渗透和传播。
直到大航海和新航路打破传统的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南亚—北印度洋、环地中海(包括中东)—东北大西洋三个区域性大陆—海洋秩序,开创全新的全球大陆—海洋秩序,茶文化、茶经济总体在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域内衍生、泛化和多样化。
一般而言,水热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越大。水热资源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区,其生物量之大、生物种类之多和疟疾等热带疾病,人类在20世纪之前都难以驾驭。相较之下,温带地区的水热资源基本只能支撑一年一熟的麦类作物种植和畜牧业,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同季,可以支撑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乃至三熟的稻作、轮作和栽培多种经济作物(茶叶、香料等)。
在工业革命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之前,三个传统的区域性大陆—海洋秩序的核心区,其社会活动基础均是粮食生产,而生产粮食的主要方式为传统农耕。传统农耕生产以土地为核心,一个地区土地能出产的粮食总量,是建构人口规模、生活方式、文化权力、军事潜力和政治秩序的物质根基。除了人力投入和技术装备投入,粮食生产力直接受到宜耕面积和水热条件的制约。
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东部、南部与浩瀚的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存在着规模浩大的大陆—海洋的水热交流,尤其是靠近海洋的大陆边缘地带,纬度越低水热资源越丰富。宜耕面积大、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如果有相应的水利基础设施、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较为持久的和平,粮食生产稳定在较高水平,往往会发展出稠密的人口、精细的社会分工、精致的文化和多彩的生活方式,成为经济、文化和政治秩序的核心区。
亚欧大陆东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广阔的平原(广义上还包括沿海的连片宜耕区)、亚欧大陆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宽阔的宜耕地,匹配上良好的水热条件,利于大量产粮,支撑了世界上前两位的人口聚居区,这里形成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要素向周边陆域和边缘海区域传播、辐射,形成了区域性的大陆—海洋秩序。这两个区域性大陆—海洋秩序,西汉时期通过青藏高原南侧的身毒古道和张骞在青藏高原北侧开通西域,在陆路构建起联系;至两晋时期,已经打通绕过中南半岛的海路通道。至此,南方丝绸之路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脉络,由是肇始。
环地中海—东北大西洋区域(包括中东地区)食物与人的契合方式有所不同。这一区域水热条件和广袤宜耕土地匹配较好的地区,是中东热带沙漠气候中可以发展灌溉农业的尼罗河流域以及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新月地带,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即诞生在这两个地区。地中海北岸地形破碎多山地,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水热在时间上错配,粮食生产只宜种植一年一熟的耐旱麦类,山地进行葡萄、油橄榄和无花果栽培,兼营畜牧业,通过区域间物资流通形成了麦类提供淀粉、油橄榄提供油脂、海洋捕捞和牲畜牛乳提供蛋白质、葡萄酿制提供饮料的食物结构。后来阿尔卑斯山系以北的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得以开发,经济、文化和政治结构向大西洋沿岸拓展,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以种植一年一熟的麦类为主。
与东亚东南亚—西太平洋区域、南亚—北印度洋区域相比,无论是水热流量的规模、宜耕地的规模、粮食生产的潜力,还是可支撑的人口规模,环地中海—东北大西洋区域都较小。另一方面,环地中海世界和欧洲西部、北部,陆上地区之间的物产、经济、文化和政治差异较大,海洋的通行性优于陆地,各族群、邦国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通过海洋通道形成了密切联动,商业贸易对于各族群的重要性要高于另外两个秩序。在人类具备跨洋航行和大型施工能力之前,非洲大陆向南方近乎无限延伸,北方航道无法穿越冰封的北冰洋,封闭了地中海直接进入印度洋的航道,环地中海地区的大陆—海洋秩序主要通过中东区域与另外两个秩序进行交流、互动。
欧洲文艺复兴、英法百年战争、奥斯曼帝国征服中东、伊比利亚半岛再征服完成、意大利战争(这场战争导致欧洲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从地中海沿岸向东北大西洋沿岸转移)等地中海世界的重大事件,为15世纪末开启大航海时代揭开了序章。与郑和大航海不以征服、殖民和财富为目的不同,攫取财富一开始就是而且始终是欧洲大航海的主要动力和目的之一。掠夺、奴隶和奢侈品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支撑了15世纪末到17世纪的大航海的高昂成本,覆盖了其中的巨大风险。
新航路的运营者以环地中海—东北大西洋秩序为蓝本,构建包括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内的大西洋新秩序,其中欧洲殖民者是秩序组织者和推动者,非洲的奴隶被送到美洲的矿山和种植园,美洲矿山的金银和种植园的蔗糖、棉花、烟草等输入欧洲,金银又为贸易扩大注入了大量通货。
在印度洋周边,殖民者从16世纪初开始,先后在非洲东岸、波斯湾、印度建立据点开展贸易,进而拓展殖民势力。在太平洋西岸,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先后殖民马来群岛,进而在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留居澳门,17世纪初荷兰、西班牙侵入中国台湾。由此,起于东亚沿海地区、经由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大西洋的“亚洲商路”整体打通,跨越太平洋的美洲—亚洲航线也在菲律宾实现了与“亚洲商路”的对接。
原有的三个区域性大陆—海洋秩序开始整合,经济、文化、政治格局进入越来越深度的调整,各区域的物产、人口、土地、文化,也被新航路、新商路的运营者再定义、再组织,进而被支配。适应冷凉气候的马铃薯、喜温耐旱的甘薯、耐旱耐贫瘠的玉米,这些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通过新航路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传到欧洲、非洲和亚洲,打破了旧大陆粮食生产受制于麦类、水稻的生物特性和相应自然水热条件的制约,冷凉地区和山区成为新的粮食供应地,人口和劳动力随之增长,消费也随之扩大。
一些欧洲本土不出产但可以长途贩运与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物产,包括阿拉伯半岛也门地区的饮料咖啡、马来群岛摩鹿加区域的香料、中国的茶叶和瓷器,作为可以谋取高额利润的奢侈品在“亚洲商路”上,被商业的力量推送到欧洲。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与商业利益高度绑定的殖民国家的王室、贵族和财富阶层,成为新奢侈文化的塑造者、阐释者与推广者。
此后数个世纪,咖啡和茶叶在欧洲、中东地区和北美的消费实现了普及化。但由于这两种作物对水热条件有较为顽固的基本要求,栽培种植范围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区域,主产区和欧洲、中东、北美消费市场出现了分离。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嫁妆极为奢侈:葡萄牙的海外据点——北非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和南亚印度的孟买移交英国,允许英国使用葡萄牙在非洲、亚洲和美洲殖民地的所有港口,拥有直接进行茶叶贸易的权力、巨额的现金,还有来自中国的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新郎查理二世,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决的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国王的儿子,1660年王政复辟的明面受益人,因放纵私欲,获得了“快乐王”“欢乐君主”等别号。
新王后带来的红茶加奶、加糖的饮用方法和相应宫廷社交场景,带动了新奢侈文化在英国贵族阶层中普及,经过后世演进形成传统,进而进入市民社会和对外传播。此前,茶这种来自东方的神秘物产被打上近乎包治百病的“神药”标签,已在欧洲作为药品有所推广,但茶在欧洲、中东和北美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却是以红茶与糖、奶的碰撞为肇始。
咖啡从初始规模比茶更小的区域性饮品,成长为世界性饮品,也有着相似的推广路径。在新的海洋—大陆秩序下,区域性产品被重新认知、定义、组织,成为新产品、新商品。糖的甜是人类基本的愉悦味觉,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带来香醇感受,糖和奶与咖啡、红茶中的风味物质、提神物质相互辉映,形成可以普遍接受的新味觉体验和成瘾性。经由生机勃勃的欧洲近代文化加持及商业力量推广,咖啡和茶叶以新的饮用形态得到全球性扩散。
新消费被激发,新市场被打开,对原料的需求增加。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中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茶叶主产区,一直大量出口茶叶。但由于国外的消费端掌握在新市场的组织者手中,消费方式有重大区别,中国的茶文化并未输出到新市场。新市场的主力茶产品是红茶与糖、奶的复合产品,新市场的消费场景是社交和生活日用品,具有鲜明的商品性质,并未被赋予深层的哲学意义和象征意义。
18世纪中期,战胜欧洲众多竞争者的英帝国深化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逐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将印度深入整合到其主导的殖民帝国体系,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印度为跳板,英帝国进一步觊觎东方巨大的市场和资源,进而通过战争,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帝国的大门。至此,原有的三个区域性大陆—海洋秩序相对独立的局面瓦解,全球性的新大陆—海洋秩序整体形成,依托工商力量、军事力量和文化力量,殖民国家成为新秩序的制定者、全球产业体系的组织者、价值体系的裁判者。
茶作为全球化产品和产业,也被纳入新的全球产业体系。新秩序组织者看重的是商业价值,掌控包括资源控制权、产品定义权、文化阐释权、产业组织权和终端控制权在内的一系列权力,以规模化、低成本运作获得高利润。178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班克斯最早提倡把茶由中国引种至印度,并应东印度公司之约,写小册子介绍中国的种茶方法,同时指出适宜种茶的区域。1834年,英王委派的印度总督成立茶叶委员会,推进印度种植茶叶。
最具决定性的步骤,是印度总督向英国园艺学家罗伯特·福特尼签发了到中国“挑选出最好的茶树和茶树种子”“ 尽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经验的种茶人和茶叶加工者”的命令。罗伯特·福特尼于1848年进入中国,3年后他完全掌握了种茶和制茶的知识和技术。百度“罗伯特·福特尼”词条认为他是“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1851年2月他通过海运,运走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同时带走6名中国制茶专家到印度加尔各答。此外,罗伯特·福特尼还受命于英国皇家园艺协会,一生中4次进入中国引种野生或栽培的观赏植物及经济植物的种子,收集花园、农业和气象情报资料,从中国引走了秋牡丹、桔梗、金钟花、构骨、石岩杜鹃、柏木、阔叶十大功劳、榆叶梅、榕树、搜疏、12~13种牡丹栽培品种、2种小菊变种和云锦杜鹃等物种。
植入优质种质这一芯片后,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促成的形状变化,英国的园艺技术,适宜的种植区和充足的水热条件,大规模种植园的管理手段,加工企业的规模化标准生产,品牌化运作,对消费端的引导,不再依赖中国,具有鲜明工商文明特征的全球茶业产业链由此打通。英属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缅甸)的茶叶种植从此开挂,另一英国殖民地锡兰(今斯里兰卡)也开始种植。茶树,这种中国栽培了上千年的作物,在印度洋北岸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快速扩张。到19世纪末,英属印度的茶叶产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产区(中国直到21世纪初才重新夺回这一地位)。英属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东非等新产区出产的茶叶,至今仍处于这一产业链和文化体系控制下,主要用于生产红茶。2017年,世界红茶产量接近38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茶产品品种;具有鲜明东方茶文化特征的绿茶,全球产量约为200万吨。
在茶的原生地,中国保持了茶文化的惯性。受耕读文明熏染数千年的中国人,养成了对周边生物、对生存环境的深厚感情,培养了天人互动、万物化生、人性与物性相互辉映的世界观,形成了环境与意境、现象与意象相通互动的人生依归。中国文化中的茶,是超越糖、奶这些世俗享受和卡路里需求的存在,是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迈越的台阶,是天地为我们安排在山林中的精神伴侣。文化基因帮助中国顽强抵御了外来文化的冲击,茶产区与消费区复合,特有种质和工艺的延续,与区域化产品匹配的区域消费偏好,确保了消费者代际传承,也对外来品构成进入壁垒。
20世纪后,中华民族整体觉醒,掀起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振兴国家的一个个高潮,民族和国家均以新的面貌崛起于世界东方、大洋西岸。传统的茶产业在现代园艺技术、现代加工技术、商业管理技术和金融业的加持下,得到长足发展。过往由文人、权贵阶层主导的茶文化,因民智普遍提升、国富日益增长、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再造,在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有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滋生进化的土壤。
进入21世纪,中国南方山区进一步开发,茶产业因以其深厚传统、兼顾生态和经济的优势,版图进一步扩展。茶树的原生地西南地区发展尤快,贵州、云南、四川的茶园面积居全国前三,茶叶主产区呈现向最初产区回归的趋势。巨大的国家,巨大的产量,巨大的市场,当下的中国是全球茶产量和总消费量均超过200万吨的唯一产区和消费市场,印度以产量和总消费量超100万吨位居第二。
2020年,全球种茶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产茶叶近600万吨。总产量排名前五的国家是中国、印度、肯尼亚、土耳其和斯里兰卡,总产量分别为298.6万吨、125.6万吨、56.9万吨、28万吨、27.8万吨;全球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是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出口量分别为52万吨、35万吨、26万吨、21万吨、13万吨。
中国的茶产量从21世纪初超过印度回归世界第一,至今不到20年时间,产量达到印度的2.38倍,几乎占据全球产量的一半。
世界茶产区的重心,曾从太平洋西岸移到了印度洋北岸。而今,重心重回太平洋西岸。
从茶树的起源,到茶叶产区的世界性格局及其变迁,有一个区域无法忽视。这就是中国云南横断山区中的两大山系和一条大江:怒山山系—澜沧江—云岭山系。
怒山山系是太平洋流域与印度洋流域的分水岭。山的西侧,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一路向南奔流进入缅甸,以萨尔温江的名字注入印度洋。山的西侧,是注入太平洋南海海域的世界第七长河:澜沧江—湄公河。
澜沧江东岸的云岭山系,是澜沧江与长江的分水岭,也是太平洋南海流域与东海流域的分水岭。在云南,澜沧江一路向南流向中南半岛的热带区域,沿途串起多样的生态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长江则掉头向东流入中国腹地,滋养中国经济文化的繁盛区域。
横断山区的地质成因与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因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碰撞而产生。向北的印度洋板块俯冲潜没到亚欧板块之下,在抬升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同时也受到巨大阻力,发生向东扭转,挤压地壳形成褶皱,造就了一系列北高南低、北窄南宽的高山谷地相间组合的地形地貌。
在整体抬升的过程中,横断山区成为低纬度区间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最高的区域(分水岭)。抬升过程导致横断山区大陆性越来越强,与大洋的热力性质差异不断放大,吸引了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风吹向横断山区,带来大洋暖池的热量和降水。抬升运动和谷地中河流下切综合作用,造成河谷越来越深,地势起伏增大,对外封闭性增强,河谷内则生物垂直地带分布明显,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这种环境受外界干扰少,利于小环境中的生态群落稳定、独特物种保存和生物特性形成、固化。加上从北向南,山河海拔递减,山谷里的降雨、温度递增,山势渐缓、河谷渐宽,光、热、水、土、风等要素的组合形态丰富多样。“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同一物种在较小的区域内,就面对差异较大的外部小环境,并在不同环境、不同的生物群落中演化出不同的特点和特性。这种特性和特点,成为云南“山头茶”崛起的坚实基础。
怒山山系—澜沧江—云岭山系是横断山系中向南延伸最远的山河体系,北接西藏、四川,纵贯整个云南后进入中南半岛绵延不断直至入海,代表了横断山系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多样性,分布有三江并流(部分)、丽江古城和元阳哈尼梯田三个世界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总数超过20个。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还将于2022年代表中国申报世界遗产。
这里也是茶树形态多样性、特色多样性、品种多样性保存最丰富的地带。大批古茶树和知名山头,以澜沧江为轴,云集在这片区域。如同人的背部,凹陷的脊柱是澜沧江,脊柱两侧的竖脊肌是怒山山系和云岭山系,两山一江在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两大主要茶区的中轴线上,凸起了一条全球茶世界的主脊——世界茶脊。在这条茶脊上,根据茶树生态适宜性,从北向南依次为次适宜区、适宜区、最适宜Ⅱ级区、最适宜Ⅰ级区,依次主产小叶种茶、中叶种茶和大叶种茶。越向南,茶树品种越多,茶叶产量越大。
茶脊西侧的怒山山系为青藏高原他念他翁山脉的南延,云南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即位于怒山山脉北段。山系北起迪庆州维西县,向南直至出境均产茶,从保山市进入临沧市后分为老别山脉和邦马山脉两支,山势减缓、茶山连绵,保山市区域和临沧市区域及西双版纳州为最适宜Ⅱ级区、最适宜Ⅰ级区。著名的昌宁、施甸和凤庆、云县、临翔、永德、双江、耿马、镇康等茶区,以及普洱市的澜沧、孟连茶区,西双版纳的勐海茶区和景洪市江外茶区(澜沧江以西)均在这一区域,涌现了昔归、勐库(冰岛产地)、懂过、大雪山、忙肺、南糯、景迈、邦崴、贺开、布朗山(老班章产地)、勐宋等著名产地。这里还是中国主要的红茶产区之一,凤庆滇红、昌宁红享有盛誉。
茶脊东侧云岭山系为西藏宁静山的向南延伸,北段有著名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云岭主峰)、老君山等,南段有大理苍山十八峰。云岭在大理州向南延展,分为西支的无量山和东支的哀牢山。无量山从大理南涧,纵贯普洱市,进入西双版纳州后连接勐腊的易武古茶山。哀牢山是横断山系与云贵高原的分界线,起于大理州南部,一路向东南经楚雄州、玉溪市、普洱市、红河州延展进入越南,山的东麓为元江—红河干流。山系北端的迪庆州维西县、丽江市各县区以及大理州北部各县为产茶的次适宜区,往南依次为适宜区、最适宜Ⅱ级区、最适宜Ⅰ级区。最适宜区包括普洱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思茅、宁洱、江城等地,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江内(澜沧江以东)和勐腊县茶区,以及玉溪市、红河州元江以西的茶区,哺育出无量山、千家寨、苦竹山、困鹿山、牛洛河、大渡岗、攸乐(基诺山)、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等著名产地。在镇沅千家寨,有两株古茶树推算树龄分别为2700年和2500年。
哀牢山对茶区具有特殊意义。每到冬季,东北方向袭来的冷空气被哀牢山阻挡,即使越过山脊也因气流下沉而增温,哀牢山把冷空气挡在了茶区之外。西南季风在通过哀牢山时,一部分沿着山谷北上输送水汽,另一部分在翻越山脉的过程中留下降水,哀牢山又成为把水热锁在横断山区的闸门。有了哀牢山,两山一江成了天然温室。
相较中国其他茶区,世界茶脊虽是茶树起源地,但长期处于经济的边缘地带,山地居民受农耕文化影响较小,人为扰动、开发强度较低,原生生物群落和小生态保持较好,大量野生茶树得以保留,甚至有大面积留存。有些山区即使开发为茶园,当地居民对茶树的修剪管理也没有强烈的商业目的,较为放任茶树自然生长,一些茶园在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的时间里,灌木茶长成了乔木茶。古树茶、乔木茶(大树茶),成为世界茶脊独特的产品。
世界茶脊中部、南部的水热条件,与当地原生的茶树类型——大叶种茶相得益彰。在较高海拔的光照、充足的热量和及时的雨露之中,大叶种茶生长旺盛,茶叶中积累的茶多酚等可溶性物质比例高于小叶种茶,滋味明显不同。有了丰厚的底蕴,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在不同的小产区,世界茶脊的茶叶在加工环节有了更多的可塑性,为爱茶人、痴茶人,提供了无穷的想象和创造空间,不论是单株茶、山头茶,还是拼配茶,都不乏天造之味、神来之笔。而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充分发挥大叶种茶内含物质丰富特点,又通过专门工艺加工塑造滋味的普洱茶。
但这仅仅是产品层面。世界茶脊区域的千山万水,每座山每条河都不一样,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和独特的品种,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小环境中也有不同的性状。这些茶树品种是天赐的宝物,不计其数的小环境就是不计其数的天然实验室,自然发生的性状变异、特性表现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支撑了每隔一段时间,云南茶就有新品惊艳茶界。
区域内多样生活方式、多种民族文化,定义了独特的茶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与茶的互动共生关系,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生物多样性休戚相关的思想,在建设生态文明、引领绿色生活、尊重自然、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方面,同样具有重大价值,也是中国茶文化、世界茶文化进一步演化的宝贵文化基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有机茶推广最快的地方。
世界茶脊区域,茶树最初诞生的地方,有低纬度地带享有的太阳辐射,有大洋暖池送来的水热,有地势起伏带来的光热水风组合多样性,有哀牢山挡住寒流留住湿润,有长期不被打扰的生态结构,有崇尚人与自然造物互动共生的原住民和文化。
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的文明后,茶随文明的演进而演变,随文明的传播而扩散,随文明的起落而兴衰。在人类创造的各类文明中,茶与中华文明结缘最早、最深。其他文明把茶当作世俗的享受和财富的源泉,中华文明把茶作为人格化的自身伴侣,映照我们清白、内省又不失悠远的个人情怀,映照我们坚忍不拔的族群性格和继往圣、开太平的族群寄望。
在文明发展的重大关键时刻,我们总会回溯文明的原点,思考文明的去脉。在中华文明再立自信的当口,我们不禁回溯原点,也兼及茶文明。
这次回溯,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即茶与海洋的密切关系,茶的传播和茶文化与大陆—海洋秩序的关系,世界茶脊概念的提出,世界茶脊是茶世界和茶文化的原点。
我们相信,世界茶脊这个原点中,还有太多的密码没有被认知,太多的价值没有被梳理。这里是茶生态原初的基因,是茶世界那个包含了未来各种可能性的初始胚胎,是茶文化最初的信念基石。
世界茶脊这个原点还将为茶产业、茶文化、茶文明的演进,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创新基点、价值来源和观念引领,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亮点。
相关文章
- 12月4开跑!2022武夷山马拉松赛报名团报8折优惠!奔跑在岩骨茶香的赛道
- 【聚焦】将茶叶推介好也是一种能力!
- 85万人来赶集 农博会首日大卖4637万元
- 【古今滔滔】王羲之的字能学王羲之的“朋克养生”学不得
- 博罗县石岗村:智慧生态茶园 赋能乡村振兴
- 澳柯玛:存新茶就要冷藏?很多人都做错了
- 安徽祁门:竖起祁门茶业的一面“红旗”
- 7788收藏__收藏热线老味道茶叶价格
- 搭上网络“快车” 小绿叶助农增收
- “君享八味”受关注放茶叶
- 茶叶蛋大冒险 第66关通关攻略
- 茶叶店经营·如何因地制宜精准卖茶?
- 2019年6月19日一言一诗一心境一茶一酒一时光。美好的一天从早安心语开始!
- 【茶市】112茶叶遇水绽放
- 茶叶蛋戒指五粮液耳环榨菜项链什么梗 奢华嫁娶三件套是什么
- 巴中市民营企业30强展播 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
- 安庆:绿水青山里的茶经济
- 表妹李KK奶茶店倒闭不久又重新开店榜一大哥给她狂刷100万
- 68岁创业培育茶树苗一年外销茶苗4亿株销售额800万。
- 2021年度临沧文旅工作回顾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