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好茶资讯

好茶资讯

惠州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中国好茶网2023-05-08好茶资讯东河茶叶网
茶叶有哪些形态,东河茶叶网,福鼎市壹鼎茶叶,惠州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茶叶有哪些形态,东河茶叶网,福鼎市壹鼎茶叶青年有担当,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只有更多勇担当、有作为的年轻人到村里去,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解决“

惠州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惠州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茶叶有哪些形态,东河茶叶网,福鼎市壹鼎茶叶青年有担当,乡村振兴才有希望。只有更多勇担当、有作为的年轻人到村里去,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

  眼下,惠州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一批返乡下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创业者大量涌现。这些年轻人有的用无人机为农田喷药,有的用茶叶撬动乡村旅游产业,他们为农村带去了新知识、新思想,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点开林志成的朋友圈,发布于6月29日的一条动态消息,用9张照片勾勒出令人神往的田园生活:晨光熹微,青山巍巍,一群人戴着草帽在茶田间采茶,之后又亲自泡茶、品茶……配文写道:这是“企业党建活动”。

  这个宛若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名叫“东道羽茶里王国”,是惠州市首批农业公园,就隐匿在离惠州市区不远的龙丰街道共联村。这里是集茶叶种植、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休闲综合体。林志成是企业的行政总监。

  近段时间,林志成每天扎在这片山林里,接待游客前来采茶叶、学茶艺,筹备父亲节、端午节等相应活动。如果不是11年前的机缘巧合,城里长大的“80后”林志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回到乡村与农业打交道。而像林志成这样的返乡下乡创业青年,已经成为共联村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从惠城区政府向西北方向出发,驱车穿过刚完成拓宽改造的新联路,行驶10余分钟,便来到一座茶园。这个茶园位于高榜山脚下的共联村,宛如隐匿在繁华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走进东道羽茶里王国,茶叶梯田坡坡相偎,鲜红的荔枝挂满枝头,淡淡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彩蝶在野花间翩翩起舞。从山顶望向东边,还能清楚地看到高榜山上的挂榜阁。初来乍到的人不免都会惊叹一番。

  茶园如今的景象,是经历了十余年的打造才得以完善的。林志成望着眼前的景象,想起2009年第一次来这里的情景,不免有些感慨。“那时候山里连进来的路都没有,只能从村里翻一个山头爬进来。”

  原本,林志成和几个朋友只是打算租片地,“种种菜养养鸡”,用来个人消遣娱乐。朋友中有个福建安溪人,发现这片山地土质富含岩石矿物质,比安溪更适合铁观音的生长。他们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下了首批十来亩铁观音。

  铁观音一般生长在海拔300米—1000米之间,共联村的山地海拔只有百余米,再加上粤闽两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茶叶能不能长得好很难说。林志成没想到的是,“第一批茶出来之后,品质还不错。”

  “当时,惠州做铁观音这类乌龙茶的不多,而且这片山地原始、干净。”林志成一伙人看到了市场机遇,陆续把周边的林地租下来,计划大面积种植生态茶。共联村委委员黄东生也想要抓住这个项目,“既绿色环保又能带动村里产业发展”。

  就这样,铁观音从发源地福建安溪被引入到千里之外的惠州。林志成一点点开拓梯田,种植传统安溪铁观音茶苗,并且坚持使用人工除草,不使用农药化肥。为了防虫害,他在茶林里竖起了黄色的粘虫板,并在周围种植杉木。

  因为乌龙茶传统制作工艺严格,林志成还将安溪当地的制茶师傅请来惠州,带来了最纯正的加工工艺。

  发展至今,东道羽茶里王国园区面积达到1200亩,其中茶叶种植面积约600亩,平均年采收鲜茶86吨,加工成茶叶17吨。

  蔡子东是惠城共联村黄洞村小组的村民,过去他和妻子一直在家种菜,在附近的农贸市场零售。2015年,他听村里宣传可以承包茶园种植茶叶,便包下了十几亩茶田。

  自此,夫妻俩便放弃了种菜,一心投入种茶。茶苗由茶园免费提供,他们负责种植打理,定期锄草、浇水,采茶季的时候茶园会回收茶青。一年最多可以收成五季,春茶、夏茶、夏暑茶、秋茶、冬茶。“采茶季卖茶青可以赚六七千元,现在每年平均收入两三万元。”

  虽然蔡子东现在种起茶来得心应手,但他曾经完全是个“门外汉”。“什么是铁观音?如何通过叶冠、叶状来辨别不同茶叶品种?茶叶应该种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采摘最合适?平时如何浇水、锄草、防虫?”这些基本的茶叶种植知识,全靠茶园安排专业的师傅进行培训。

  林志成说,为了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他们开辟了种植区专门给村民承包种植。采茶季也会提供临时采茶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增收。“目前,共联村共10多户村民承包了茶园种植,总面积有三四十亩。”

  产业兴,百业兴。为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东道羽茶里王国逐步升级蝶变,重新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休闲产业。

  2018年,东道羽茶里王国投入8000万元,依托对生态农业、教育、农旅、餐饮、民宿的全面布局,成功申报市级农业公园,成为惠州市首批农业公园之一。“去年一整年,我们都在进行农业公园建设。”林志成说,他们通过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集茶叶种植、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休闲综合体。

  “这里上周还举行了一场户外婚礼。”林志成兴奋地指着园区的一片草地说。园区升级后,不仅有这样的户外综合休闲大草地,还增加了茶学空间、农旅观光茶田、茶主题餐厅、茶叶种植及加工工厂、茶科普长廊等休闲观光场地。

  “我们不满足于做传统的茶叶种植园,我们要把这里打造成惠州旅游的名片。”林志成计划将铁观音茶做成惠州的手信,为茶园申报创建为3A景区,通过产业升级,挖掘、弘扬茶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这样也可以提高共联村的知名度,带动农民增收。”

  自驾车去过三趟新疆一趟西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最终回归故乡。他迷恋越野车、摩托艇、卡丁车,却仍觉得踩在家乡的农田上最踏实。他的无人机带他看遍了数不清的山林湖海,而他觉得最惬意的还是自家的一方天地。

  他在生意最成功的时候决定回乡,在博罗县长宁镇新村村承包了约160亩土地,建起了初具规模的农庄,种植的稻蔬瓜果,生机勃勃。未来,他想要把农庄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种植、生态化养殖、休闲采摘、绿色餐饮、亲子农家体验、房车营地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他用无人机给农田喷药,希望新型农民是一个“很酷”的职业。他还希望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的同时,给他们提供体面而可持续的工作和收入。他想吃自己种出来的饭菜,他想生活在自己亲手打造的乡村乐园中。

  端午时节,最是农忙。再过一旬,博罗县长宁镇新村村今年的第一季稻子就要收割了。与此同时,下一季待栽稻苗的培育,也已开始着手准备。

  “这是我们种来自己吃的稻子。”邓佩铭走在自家的田埂上,双手摊开拨弄着两旁粒大饱满的稻穗,迎接又一次的丰收。丰收的功劳,除了品种优良、精心照料之外,也离不开近年来大展身手的“黑科技”——无人机植保。

  一台专业的农业植保机配备发电机、电脑等硬件花费将近20万元。起初父亲对此很不理解,邓佩铭却自信满满。因为有多年的无人机“飞手”经验,邓佩铭先从自家稻田试验,很快上手。无人机全程自动作业,利用螺旋桨旋转的风力,将农药精准、均匀地喷洒在每一株稻子上,仅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三个人两天的工作量,而用药量却只有人工喷药的五分之一。

  无人机喷洒农药相较人工喷洒来说,不仅效率高、药效好、成本低,更为关键的是“解放了人也保护了人”。从邓佩铭的父亲到当地村民,从自家农田到周边各村,肉眼可见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和各类作物产量的提高,让邓佩铭的无人机成了明星,“粉丝”越来越多。

  身为博罗县三模科技协会副会长的邓佩铭,组织协会里的其他成员,成立了一个无人机植保团队,以成本价全力推广这一项助农科技。目前,该团队的无人机已经飞到了清远市和河源市的农田上空。“谁说一提起农民就必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邓佩铭推了推眼镜说:“我们的农民操控着国产的各类农耕现代机器,‘酷炫’地劳作,轻轻松松地为我们提供粮食和蔬菜。这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重新回到小时候“没什么好感”的村子,是邓佩铭近两年才有的想法。邓佩铭带着记者走在博罗县长宁镇新村村的街头巷尾,与过往的亲戚朋友亲切地嘘寒问暖,不停地介绍村里的情况,言语间满是欣喜和自豪。

  邓佩铭六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离开村子来到长宁镇上,经营一家手工榨油坊。邓佩铭坦言:“我小时候的村子,比现在差远了,生活上用水用电都不方便,环境也是脏乱差,留下来不过就是养几只鸡鸭、种几亩田,感觉一辈子到头了。”

  很长一段时间,邓佩铭几乎没有再回过老家。高中辍学后,他学得技艺回到长宁镇,用借来的5万元,20岁出头的邓佩铭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四眼仔汽车美容。邓佩铭记得有次与父亲一起从镇上回村,他指着自家已经荒芜的田地对父亲说:“我试这一次,生意做不成,我就回来种田。”后来,邓佩铭的汽车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没想到现在生意做成了,我还是回来种地了。”邓佩铭笑言。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推进,让邓佩铭的家乡焕然一新。种田,这一当初给自己留的后路,如今成了他未来的坦途、正道。

  邓佩铭计划把农庄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种植、生态化养殖、休闲采摘、绿色餐饮、亲子农家体验、房车营地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通过推出优质旅游项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过程,也必然是乡村旅游大发展的过程。”31岁的邓佩铭对未来很有信心,他把原本打算用来在城市买房的钱,投入到村里新房和农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期待在田间实现梦想。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