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闲饮茶!520万佛山人的喜爱终于入选非遗
得闲饮茶!520万佛山人的喜爱终于入选非遗
得闲饮茶!520万佛山人的喜爱终于入选非遗,茶叶怎么晒干,陈年美酒泡茶叶,茶叶有农药吗相信不少佛山人都刷到过这个视频:一位讲粤语的大叔经常在下午3点多的时候,发个视频,喊大家停下手里的工作,去饮茶。
@大沥潇洒哥:我绝对是饮茶的拥趸。带上全家老小、亲朋戚友,一边“叹茶”,一边“吹水”,写意的一天就此开始。
知己好友,几盅茶水、几碟茶点下肚,上至事业情感,下至鸡毛蒜皮,无所不谈。
进,可以诗词歌赋温文尔雅;退,可以同声同气互爆粗口,这种氛围和环境,其他场合是不能比拟的。
“一盅两件”可以说是佛山人饮茶的标配,饱满的虾饺、软糯的凤爪、松软的叉烧包…
根据史料记载,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佛山、广州等地方开始就有“厘馆”了,因为茶价只收一厘或者二厘,所以就叫“一厘馆”或者“二厘馆”。
当时的茶馆相当简陋,上面是用树皮做顶,中间是用竹木搭建,下面就摆几张木台木凳,旁边再生个炉子,炉上放一煲白粥,再卖些芋头糕、松糕、钵仔糕,开口处挂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茶话”。
茶馆就是一个给劳苦大众提供一歇脚叙谈,吃东西的地方。因此,多开在街市、鱼栏、果栏、码头等贫民聚集的地方,有丰富的客源。
后来出现了“茶居”,“居”就是“隐”,即躲起来,也是为一些得闲的人提供消磨时间的好去处。
当时佛山经营茶楼的人,会买下一块地建几层高的茶房,然后全栋用来经营大型茶楼。
这时候的茶楼已经脱离了市井气息,装修得金碧辉煌,而且每层楼的茶价不同,愈往上走愈贵。
当时有一句老话叫“有钱上高楼,冇钱地下踎(蹲)”,意思是有钱的人上楼饮茶,普通的老百姓消费还是在厘馆。
再后来,茶楼为了迎合达官显贵的要求,开始选用靓茶,并用山泉水泡茶。茶点的质量也精细起来,或马蹄糕或烧麦,或糯米鸡或叉烧包。
早茶是重头戏,因为佛山人有早起的习惯,茶楼早上6点已经热闹起来,有人带着鸟笼逗乐,也有人边听粤剧边饮茶。
晚茶实际上就是夜宵,通常就是晚上8点左右开始,约上三五知己去酒楼饮杯茶,点些点心休闲下。有些酒楼为吸引茶客,还搞些音乐茶座,让茶客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节目。
饮茶在广东又称为“叹茶”,意为享受,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的口头禅,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
“叹茶”的关键在于“叹”字,这是早茶跟早餐的不同之处——吃早餐只为填充肚子,而早茶的着眼点则在于“叹”。
一个“叹”字,凝聚了佛山人阔达的价值观,“茶薄人情厚”更反映出佛山人和气生财的性格。
叹茶,茶虽然是辅助,但对于正宗的粤式酒楼而言,也是有规矩的。过去,如果来茶楼光喝茶,叫“斋饮”,是要“双计”的,即多收一倍茶费。
服务员烹茶的手法娴熟,颇有表演的感觉在,沿袭百年的饮茶规矩,喝茶不能心急,等茶分好才能细品。
问位点茶、茶水涮碗、揭盖续水、行扣茶礼、睇数埋单,已经成为了佛山茶楼文化中独特的饮茶礼仪。
在别人替自己斟茶时,我们都会习惯性地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
其实,这里是有一段“古仔”的。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广东人斟茶方式特别,于是学着给随从斟茶。随从十分惊吓,又不能行跪拜礼,怕暴露天子身份,于是以手指微屈向皇上行“跪拜叩头”礼,以后此手势发展成为感谢的表示。
广东人饮早茶,不仅仅是喝茶,已经演变成以吃茶点为主。如果缺了点心,早茶几乎没有了灵魂。
其实,“得闲饮茶”就是大家有空喝喝茶,聊聊天的意思,也有“期待下次见面,别爽我约”之类的意思。
饮茶刚从广东传播出去时,很多人都不明白广东人为什么不能在家泡壶茶喝,还要特意跑出去外面喝茶。
后来,当饮茶文化完全铺开,许多人都对广东的这项饮食传统趋之若鹜,最后连老外也学着广东人说要“yam cha”,要吃“dim sum”。
2018年,台风山竹侵袭、暴雨淹城......这一切都阻挡不了广东人喝早茶。
在网友拍摄的一段视频中,大水已快要浸没桌椅,但是,茶楼里面围坐着的广东人都是处变不惊,依然悠闲地喝着早茶。旁边的服务员穿着雨靴推着餐车走来走去。
在广东人眼中:“台风天又如何?茶楼淹了又有什么所谓?有得食唔食,罪大恶极!”
2019年,一男子持刀闯入茶楼,茶客们合力制服歹徒之后,依然相安无事地饮茶。
我说,其实,这种无形的动力之一是人脉关系的保养。老广们在茶楼交友不是一天两天,是以年为单位,一个人可能十年都在同一个茶楼喝茶,每天都见的人,见见还是舒服一点,这个叫心安理得。突然有人几天不见,可能是喜事,也可能不是好事。
虽然有不少人说:如今的年轻人起不了早床,很少去饮早茶的,早茶迟早会没落……
不喝早茶,也可以喝下午茶和夜茶的。况且,年轻人年纪大了以后,就会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样喝早茶。
以前,老一辈的人去叹茶,会拿着鸟笼,上面还盖着一块布,打开吹一下它,或者拿着一个茶壶听听茶楼里面的粤剧。
这种气氛是不会改变的,只不过以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艺术形式,早茶文化还是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其实,作为明清时期中国四大名镇与“四大聚”之一,早期佛山繁盛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让佛山茶楼业由此兴盛起来。
在升平路,有英聚、金殿、新世界、德昌、天海、一品升等;公正路、普君墟一带则有三品楼、笑尘寰、福华、如珍、龙珍等;祖庙街内有凤林,上沙有利南,大基尾有洞天、正斗。
在漫长的岁月中,英聚楼、天海楼、三品楼、翠眉楼成为了佛山茶楼中的佼佼者,它们在佛山人的心目中,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
在茶楼饮茶,运气好时,食客还会遇见穿便装的马师曾、薛觉先、吕玉郎、罗家宝等著名粤剧大老倌。
在上世纪90年代,英聚楼、三品楼、翠眉楼陆续退出了市场,仅剩升平路上的天海酒家独撑场面。
英聚楼旧址在升平路,曾经是佛山最老、最大的茶楼之一。它其中一道招牌菜是蟠龙大鸭,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
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去佛山大戏院看大戏,然后去大戏院边上的英聚楼饮茶会友,是许多佛山人逛升平路的固定行程。
三品楼最出名的是的柱侯鸡。相传120年前的一次祖庙庙会和秋色巡游,祖庙后边的三品楼客似云来。快收档前,一帮熟客到此宵夜,但是食材基本上用完,厨师梁柱侯思考片刻,亲自杀了一只鸡,没过多久,便将一碟色泽金黄的鸡端了上来。客人用了之后,感觉口味新鲜浓郁,大加赞赏,便提议用厨师梁柱侯的名字命名,自此三品楼“柱侯鸡”扬名佛山,后来还衍生了柱侯酱等产品。
1942年,三品楼从祖庙后面的三元里迁至现在的地址公正路,后因经营不善,终在1999年结业。
翠眉楼旧址在福贤路。它的来历也是有一段“古”的,上世纪90年代,“早市”卖鱼挡旁边有一块凹地,整天湿漉漉的,因禅城形似凤凰,佛山人偏爱以“凤”为名,所以称之为 “凤眼”。
后来有商家在风水先生的建议下,在这里建起了三层高的“翠眉楼”,做早茶生意,生意红火,盛极一时,当时连广州、香港的明星都慕名前来。
当时的茶楼多为一两层,门面并不大,而翠眉楼却有三层高,可以说是佛山茶楼的“地标”了,而且茶点味道可口,后来也被佛山人称之为 “翠味楼” 。
翠眉楼是当时福贤路最有名的茶楼,也是当时街坊们最喜欢去的茶楼。那时候翠眉楼就相当于一个城市会客厅,很多名人都经常去那里喝茶,人们去那里可以听到很多新闻。
对于那些老佛山来说,现在每次走过福贤路,总会想起当年翠眉楼那壶铁观音茶水的味道,记得那份干蒸烧卖凤爪排骨的滋味,也记得当年与好友知己共享早茶欢乐的时刻,但是记忆仍在心头,而翠眉楼却已不再。
天海楼地址在升平路66号。天海楼创始于上世纪初,是旧城区中人气最旺的茶楼之一,现在是四大茶楼中唯一仍未退出历史舞台的茶楼。
天海楼高四层,大门上方“百年来字号”几个大字依然十分醒目,十分有年代感。
天海酒家在70年代将西餐下单子的做法率先引入佛山,改良后成为“盖章计费”,应用于广式茶市。此后,“盖章计费“迅速在餐饮行业推广,如今已成为餐饮行业标准的经营模式。
相关文章
- 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殴打税吏朱元璋虽疼爱安庆公主仍然大义灭亲
- 茶 婺源绿茶简史子贡茶叶
- 徽商与徽茶的传播龙芽茶叶
- 进博之星|从普洱茶中萃取活性成分这个网红产品销量喜人
- 获奖名单全发布 第十三届中国海丝名师茶王争霸赛7月3日颁奖
- 杭州西湖游客大量投喂食物水面飘了一层油有鸳鸯被撑死
- 茶叶如何贮存?快看看家里茶叶储存对不对
- 茶老板喝醉后讲出的秘密:玩茶最大的坑就是变成一个卖茶人
- 安溪铁观音发源地春茶压轴开采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 打卡都市稻田玩转后备厢集市这个景区国庆节游玩活动出炉啦
- 佳逸茶具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 高家山:打造安化黑茶野荒茶第一品牌
- 八马茶业秉持“三胜”理念持续引领茶行业高质量发展
- 黄山毛峰茶叶价格表_黄山毛峰茶叶价格表图大全
- 比「炒茅台」还疯狂60斤茶叶卖1500万扒一扒魔幻“大益茶”
- 卡多拉叶曼松、猫耳朵春茶
- 茶书精选丨福建茶话(“八闽茶韵”丛书)闽茶、茶历史
- 喝酒脸红不伤肝?医生:肝损害只跟饮酒量有关
- 广东广州:顶着美女头像和你聊天“卖茶叶”的可能是骗子
- 茶叶冲泡几次才不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