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中国好茶

中国好茶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中国好茶网2023-03-15中国好茶茶叶水加蜂蜜
比较贵的茶叶,茶叶水加蜂蜜,茶叶可以祛痘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比较贵的茶叶,茶叶水加蜂蜜,茶叶可以祛痘吗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比较贵的茶叶,茶叶水加蜂蜜,茶叶可以祛痘吗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其中,云南的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茶俗(白族三道茶)6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古往今来,历史的沉淀真实地诠释了云南种茶历史之悠久的特质。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茶叶种植大省,云南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种茶自然条件和绿色无公害茶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同时,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习俗、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区,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人民因茶而生,因茶而兴,独特的聚居环境孕育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茶文化。

  从茶叶到茶业仅有一字之别,背后却是云南茶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深刻转型。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目前全省茶园种植面积高达740万亩,茶叶产量49万吨,有15个州(市)110余个县(市、区)产茶,古树名山与现代茶园并存,茶农450多万人、涉茶人口近千万人。在这片小小的树叶上,有着云南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和茶文化融合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云南茶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2021年,“普洱茶”品牌价值达73.52亿元,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第二位。

  云茶产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云南省要着力培育行业领军人才,构建一支强有力的产、学、研、市场、文化全覆盖的云茶产业专业人才队伍。支持引导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省级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发挥在科技攻关、技能培训、示范推广的优势,建设覆盖全产业链、全产区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打造“世界普洱茶鉴评与评估中心”,建立“数字云茶”产业综合平台。强化普洱茶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开发推广新工艺、新产品。

  滇红,顾名思义是“云南红茶”。1939年,冯绍裘先生在临沧凤庆县以“大叶种”为原料成功试制工夫红茶,这就是滇红的由来,建国之后滇红制法流传开来,在云南遍地开花。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与其他红茶不同,滇红以凤庆大叶种茶为原料,其色更艳、香更浓、味更醇,分别有“滇红工夫茶”、“滇红碎茶”、“滇红特形茶”。滇红工夫茶较为常见,适宜冲泡清饮,素有“云南工夫茶,色香味俱佳,做工极精细,声誉遍天涯”的美誉。

  滇红可与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媲美,但它制作工艺更加精细,深受国外消费者的喜爱。1952年,凤庆就被列为出口红茶基地县,当时一吨滇红可以换回十吨钢材,在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云南时,滇红作为礼品馈赠女王。

  云南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云南普洱茶主要产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勐海县等地,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艺。

  宁洱县普洱茶制作技艺又称“贡茶制作技艺”,是当地茶工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技艺与地方民俗紧密结合在一起。制茶者按一定标准严格选择采摘地和采摘时节,遵照具体技术要求,以手摘方式采选原料。2008年6月,宁洱县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诞生于“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县的大益普洱茶更是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其入口后醇厚的滋味,爽滑的口感和经久耐泡的特点让不少爱茶人士为之入迷。

  在制作过程中拼配是大益普洱茶的灵魂,发酵则是大益普洱茶的核心,根据各个茶叶品种的特点进行有效、合理的组合,取长补短,弥补单一茶菁的不足,有效地将各个茶叶品种的优点展示出来,再通过发酵步骤改变茶叶的颜色、香气,丰富茶叶的滋味。“大益普洱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关沱茶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紧压茶,因创制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故名“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是白族人民创造的十分典型的传统技艺,它由明代的“团茶”演变而来。云南下关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整个云南地区空气湿润,四季温和,日照时间长,适于茶叶生长。沱茶历史悠久,明代谢肇淛的《滇略》一书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为沱茶的早期形式。

  沱茶生产是一门特殊的技艺,百余年来,白族人民用这种技艺生产的产品曾经通过著名的“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滇西北、西藏和四川等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特别在藏胞中影响极大,在一百多年来的各民族友好往来中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有德昂族的地方就有茶山,有茶山的地方就有动人的故事。据他们的创世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记载,德昂族的祖先是茶树上的,一百零二个茶叶精灵。

  酸茶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医用、经济、文化与社会价值。在陶器出现之前,人们运用土坑法制作酸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酸茶的制作技艺凝聚着德昂族人民的智慧,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变迁,德昂族依旧沿袭着祖辈流传下来的古法制茶方式,纯手工制作,保留了传统的茶香,回味甘甜,余韵悠长。

  德昂酸茶制作工艺独特,风味同样也独特。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变迁中,德昂族一直保存着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年,虽然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但他们尽量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坚守着关于茶叶的古老信仰,用自己古朴的生活方式讲述着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故事。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于2021年5月24日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好山好水孕生好茶,云南“白族三道茶”以独特的饮茶文化受到人们青睐。“白族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白族三道茶是富于戏剧色彩的饮茶方式。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寓意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现已成为白族民间婚庆、节日、待客的茶礼。“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游的保留节目。

  第一道茶,称之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先要吃苦”。第二道茶,称之为“甜茶”。第三道茶,称之为“回味茶”。纵观白族“三道茶”的传承发展,是佛教活动的兴盛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亦暗合了佛家追求人格完善的境界。

  谁道人生好滋味,一苦二甜三回味。大理白族三道茶,便是借茶喻世的独有茶道,2014年11月,白族三道茶荣列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很赞哦!